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

夢址


2014.4.16(三)石教授演講

石教授談台灣流行歌曲在1950年代(國民政府到台)往前往後20年的演變及意義。有幾個重點:

一、大抵可分成三個時期:
        日治─台灣─文化中國
        1930 - 1950 - 1970

二、最早以台灣為書寫主題的詩是〈美麗島〉黃得時,1934年。由芬芬演唱。
         你看咧!
          一、二、三,水牛食草過田岸,
         烏鶖娘仔來作伴,甲脊(脊椎)頂騎咧看高山。
         美麗島,美麗島,咱台灣。

目前最常聽到是李雙澤1979年改編女詩人陳秀喜〈台灣〉為〈美麗島〉,由楊祖珺、胡德夫發表。這首〈美麗島〉用北京話唱,是文化中國+抽象化台灣。(同年12月,美麗島事件)

三、日本學者貴志俊彥對台灣歌謠的研究,認為台灣只是文化的接收者,上接日本帝國文化圈,向左承接華文化圈。石教授則認為「接收」這說法沒有錯,但台灣不止接受,還可以混血、雜燴後再輸出。比如「綠島小夜曲」(普通話,1954)─>「I am yours」(英語,1969)─>「荷花千朵水裡開」(粵語,1974)─>「綠島小夜曲」(日語)。又如「馬蘭姑娘」本是阿美語歌曲(盧靜子),後改編由美黛唱。

四、1962-1982禁歌時代。是空間重疊的混血歌─> 大雜繪混血歌。流行音樂的改編、再製,語言轉換形成意義轉換、意境轉換的混血。這時期是「去台灣化,再中國化」。

這些流行歌曲,主要集中在當時以本島人群聚活動的大稻埕製作、出版、販售。是有別於台北城(日人)、艋舺(舊),成為具台灣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場域。從清代末年通商口岸,歷經日治時期,大稻埕成為一個具有台灣歷史文化沈積的地域──石老師稱之為「夢址」,又引福柯謂之heterotopias異托邦。

異托邦/夢址,之所以為是夢的,因為它雖然實存於現實(不像烏托邦是極度理想完美的,反而只存在理念之中),理解它卻需要「想像力」。

夢址是蘊涵有革命能量之地,它通常是歷史深度最厚之處,最具抵抗性,例如台北的天馬茶房,嘉義的噴水池圓環(KANO選址在此意義含量最豐富),我們之所以要保留舊建築,是為了保留城市記憶,也為了保持抵抗的潛能。

抵抗者走進夢址,是一種台灣主體性實踐,聚集自覺意識的閒逛者,以對權力擁有者進行抵抗,創造自身空間改造現實,創造異類的真實空間,凸顯現實空間的不完美。(石教授演講之前,特地到南榕廣場留影。^_^)

石教授看來嚴肅,實則言談間不時流露幽默、理想與熱力,非常高興能夠載這樣的一名老學運去搭高鐵,他搞學運當時可是「三合一敵人」呢!(共產黨、台獨、黨外人士)他說了段往事:當兵那年,莒光日放教育影片宣揚打擊異議份子,影片裡面軍隊(警察?)奉命清除躲在學校裡的學生,他被四個人大字抬出,蒐證影片裡他的臉又大又清楚正對鏡頭。軍隊長官一驚,處罰他當晚擦全連的皮鞋。他說他永遠記得全部的人都睡了,他獨自擦鞋那個夜半。

會談這些,都是因為學運。他強調自己大學讀經濟系(本來念森林系,被騙經濟系的正妹多,一笑),說「相信我」,對於服貿協議不能不謹慎用心,簽定初期有熱潮,之後熱潮會消退,可惜的是在這過程中我們會失去台灣之所以為台灣的「台灣味」,因為中國有意識的影響與介入,強國文化會變成社會價值取向(主流),比如台灣人會開始捲舌說話,我接口:「現在就已經有個"王丙中"了啊!」他答:「沒錯沒錯!」接著開始學"王丙中"捲舌講了一大串話,我掌著方向盤,忍不住大笑。石教授真是太可愛了。

老闆與石教授積極投入這次學運,在車上他說:「我和李老闆到這時候(還參與學運),都不是為個人的利益了。」我回到住處,仍為之深思沈緬。